大模型热风下阿里云“降门槛”! 国产数据库比拼最后一公里

最新信息

大模型热风下阿里云“降门槛”! 国产数据库比拼最后一公里
2024-01-19 18:03:00
当大数据成为这个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,存储和管理它们的数据库公司分量不言而喻。大模型则让简单易用,这个数据库市场的“最后一公里”竞争越发激烈。
  1月17日,阿里云数据库产品事业部负责人李飞飞在阿里云PolarDB开发者大会期间接受《华夏时报》等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,以PolarDB为代表的国产数据库正朝智能化方向发展,而无论是数据库还是需要高质量数据进行训练的大模型,谁能够让整个端到端流程更简单、更易用,谁就会在市场上占据先发优势,“竞争到最后一公里就是易用性。”
  在国产数据库强调易用性背后,数据库赛道的过往霸主Oracle近年向云端转型持续努力的身影已经显示出,基数广大但相对缺少资金、技术的中小微企业,正成为拉动数据库市场增长的强劲动力。
  谁能更简单
  阿里云的PolarDB数据库正试图让自己变得更简单。
  1月17日当天PolarDB数据库发布了“三层分离”新版本,据阿里云方面介绍,这是业内首个支持三层分离形态的云原生数据库,可帮助用户节省高达50%的数据库成本,同时接入大语言模型,基于智能决策实现查询性能10倍提升。“我们认为数据管理开发会像搭积木一样轻巧有趣。”李飞飞当天还这样说。
  这其中,大模型是数据库简单化的重要助力。
  李飞飞当天在接受《华夏时报》等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,PolarDB正紧锣密鼓地对接通义千问大模型,接下来在数据库智能化方向还有很多可以探索的空间。他举例称,比如说其内部现在已经上线了结合大模型所做的智能工单处理,“之前这些工单处理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、物力,现在结合大模型做了智能的工单分类和诊断,甚至做归因定位,”我们人工工单处理量今年(2023年)比上年下降了60%甚至更多。
  据记者了解,PolarDB数据库从2017年开始正式公测,2018年上线。与传统数据库不同,李飞飞当天在回顾PolarDB的诞生时表示,它实际上是阿里集团内部业务面临去IOE(IBM、Oracle、EMC 三家外资IT巨头的合称),以及业务互联网化带来的请求波峰、波谷剧烈变化的背景下所诞生的云原生数据库。
  事实上,上云近年来已经成为数据库们的集体选择。有业内人士在跟《华夏时报》记者交流时认为,相较传统数据库,云数据库使用起来更容易,弹性更高,成本却相对更低。阿里云方面披露的数据也显示,相较于传统数据库,PolarDB以一半的成本实现6倍于商业和开源数据库的性能。
  阿里云PolarDB MySQL负责人杨辛军当天也对《华夏时报》等媒体记者表示,PolarDB做资源池化、三层分离,实际上是更好地利用资源,计算算力和内存、存储,“我觉得我们现在做的一切都是怎么样提升这个资源使用率,这样更好地提升生产力。”
  市场面临洗牌
  过去中国企业数字化市场主要由以Oracle为代表的国外传统商业数据库占据,现在以阿里云PolarDB为代表的国产云原生数据库,则正成为市场的重要选择方向。
  PolarDB数据库的商业化成绩单从下面这组数据中可以窥见一斑。IDC的报告显示,2023年上半年中国关系型数据库整体市场规模为17.5亿美元,同比增长13%,其中阿里云以27%的市场(公有云+本地部署)份额稳居第一,占比高于第二名和第三名的总和。在11.3亿美元的公有云市场以39%份额位居第一。
  阿里云方面提供的数据还显示,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的PolarDB目前已经有1万家企业客户,分布在金融、零售、运营商、能源等各行业,并已正式开源近3年,吸引了3万余名开发者,以及韵达、网易数帆、龙蜥等60多家生态伙伴。
  需要提及的是,PolarDB数据库还在加速扩大自己生态,曾经站在数字化门槛外的中小微企业以及个人开发者成为重点。
  其中,除了在这次PolarDB开发者大会中推出全球数据库大赛、数据库训练营、免费试用等多项举措,对于尝试入门的数据库开发者,阿里云在价格上也尽力降低门槛:记者在阿里云官网看到,PolarDB数据库的入门实例,分布式版的价格为57.6元/3天,集中式版本则为55元/5天。一位前来参会的个人开发者在跟记者交流时认为,上述价格对个人开发者“很有吸引力”,他还认为随着大模型盛行,越来越多的个人开发者加入进来,智能化数据库则降低了他们的进入门槛。
  不过有市场的地方就离不开竞争。上述业内人士在跟记者交流时提及,国内目前大概存在200—300家数据库,其中包括蚂蚁的OceanBase数据库、华为的GaussDB数据库等行业头部公司,安全和价格是这些数据库激烈竞争的重要维度。
  李飞飞当天在接受《华夏时报》等媒体记者采访时则表示,当前大环境下,充分的市场竞争会带来市场的洗牌和重组,2024年可能会成为数据库市场非常关键的分水岭。他同时认为,在数据库这个赛道,如果一些厂商还坚持传统的软件思维模式,会越来越艰难,“当然可能还会有一些客户有特殊需求,并且愿意付一定的成本来做定制化开发和运维服务,但是这种商业模式不可能支撑一个公司高速健康的快速发展,你可能永远就是一个比较小的规模,非常专属的小的市场。”
(文章来源:华夏时报)
免责申明: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,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。

大模型热风下阿里云“降门槛”! 国产数据库比拼最后一公里

sitemap.xml sitemap2.xml sitemap3.xml sitemap4.x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