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e公司观察】开放与整合,是央企拥抱人工智能的双臂

最新信息

【e公司观察】开放与整合,是央企拥抱人工智能的双臂
2024-02-23 13:00:00
国资委日前明确,中央企业要把发展人工智能放在全局工作中统筹谋划,深入推进产业焕新,加快布局和发展人工智能产业。这可以视为国资委和众央企打响了“AI第一枪”,也是一众资产强大实力雄厚的“国家队”向第四次工业革命进军的冲锋号。
  央企拥抱人工智能,关乎央企使命、关乎产业发展,关乎全球AI竞争。Sora表现的超预期,GPT产业落地周期的开启,以及AI手机、AI PC等大模型重新定义硬件时代的到来,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维,其引领性、颠覆性作用日益突出,不仅可以在信息等产业大展拳脚,还可以在煤炭、电力等传统产业垂直应用,且未来不排除应用于军事、政务等领域的可能。
  从人工智能视角切入,央企可以分为两大类别:有相关布局和投入的企业、暂时没有相关部署的企业。从现阶段看,前者在资本市场和投资者互动方面,表现更为积极,它们可以凭借研发创新,为我国发展人工智能夯实基础底座。对于后者来说,其充沛的资源、数据、场景,也完全可以推动AI的发展和落地,同时也可以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、推进产业焕新,提高企业主体的竞争力和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权重。基于此,这些央企拥抱人工智能,与此前央企加强市值管理有某种意义上的呼应意味。
  央企拥抱人工智能,不能狭隘地认为只是央企的机会。一方面,央企拥抱和发展人工智能,是与产业链上下游、大中小各类所有制企业携手发展,共同打造产业生态,这会为赛道上的各类企业扩展空间和机会。另一方面,央企拥抱人工智能的重要落脚点就是增加投资,包括围绕产业的并购重组等运作在内,都会给赛道上的产业链企业带来新的机遇。
  央企拥抱人工智能,具有制度、资金、人才、场景等方面的天然优势。此前,中国石油、国家电网等能够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先进代表,就有这些优势所发挥的底层作用。而在新一轮AI竞逐中,以场景优势为例,央企需求规模大、产业配套全、应用场景多,这些优势也可以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。再以资金为例,以大模型为代表的AI训推需要持续大资金投入,这些都是多数中小企业和创投资金所无力承担的,“国家队”的列阵,无疑有利于我国在人工智能投融资规模等多个方面的推进。
  其间也存在某些有待完善的短板。比如,发展原研性人工智能,往往需要具有偏执性格、甚至挑战权威的人才,这需要我们从多方面筑起更加肥沃的土壤,尤其在这个过程中给予更多的容错机会。
  开放和整合,应该成为央企拥抱人工智能的双臂。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,需要以开放的姿态融资人工智能生态,不能做成“Close AI”,这样才能实现带头抢抓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产业,加快构建数据驱动、人机协同、跨界融合、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。日前,多家中央企业将主动向社会开放人工智能应用场景,就是极好的范例。
  从整合来看,既包括并购重组等常规的资本手段,也应该包括打破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壁垒,在更大范围整合科研力量、资金资源等创新要素,支持和赋能重点产业,形成融通创新、协同创新发展人工智能的合力。
(文章来源:证券时报·e公司)
免责申明: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,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。

【e公司观察】开放与整合,是央企拥抱人工智能的双臂

sitemap.xml sitemap2.xml sitemap3.xml sitemap4.xml